如果你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速写训练,觉得用线勾勒的形象有些单薄,不够分量,厚重度不足。那么学习德国画家康博夫的线面结合画法,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
康博夫的素描线面结合形体浑厚
康勃夫(1864年9月28日生,1950年2月8日卒),是德国近现代最重要的历史、风俗、版画、插图画家,有欧洲近现代著名的“素描大师”之称。先来看图1,大师用线勾勒出形体和动态后,简单的涂些明暗,体积感、厚度感都立即出现,头部显得结实而有重量感。尤其是,肩膀下垂的衣纹,着墨不多,立体感却很到位。
图1
图2这张素描,两个手画得很生动。用线画外轮廓,用调子表现骨骼、肌肉等结构和明暗变化,手臂的质感处理正好。后面那只手的食指用线勾,其他手指用调子画,前后的空间感立马拉开。
图2
下面这张画腿的素描,是线面结合画法的好范例。粗细不同的线勾完轮廓,用排线和平涂手法描绘暗面,体积感、空间感和光感都很强。详细看图3所示。
图3
图4画的是一个站立的士兵。叉腰的手臂处理是这样的,用线的穿插、粗细、轻重来表现手臂的透视;根据上臂和下臂的走向涂调子,表现手臂的体积厚度。整个人物形象都用这样的手法处理,显得很浑厚富于重量感。
图4
图5中站立的人物,头部用线面结合的手法画,突出重点;身体用线简单勾画,有虚化的感觉。整个人物动态主次分明,这例子很值得不知道如何分主次的同学学习。
图5
图6这张画中,康博夫把人物的头部刻画得很精致,手和手臂关节处的衣纹画得也很具体。而对于胸部、腰部、上臂的处理就简单化,身体的暗面只是平涂一下调子而已。头是第一,手臂是第二,身体退为次要,节奏分明。这张素描是学习如何安排画面节奏的好范例。
图6
康博夫把这劳动中的男子表现得孔武有力。前面肩膀只画了简单的一根线,让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后面的手上。后面的手是画中人物的右手,刻画很到位,感觉它正在发力。这幅画的衣纹画得很好看,喜欢这种感觉。请看图7所示。
图7
康博夫的这种“线面结合”画法,学好了,在美术高考的速写考试中,出效果会很快。